游戏投资人专属的杀猪盘
00 分钟
2025-3-26
2025-3-26
type
status
date
category
summary
language
面向群体
游戏品类
资料类型
平台
tags
password
Sub-项目
作者
文章链接
来源
标签
Parent 项目
发布时间
slug
icon
《仙剑世界》价值22亿的教训》一文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昨天有位群友转发了一段《魔兽世界开发日记》的内容,笔者亦心有戚戚焉。
下面笔者对这段内容做引用并点评(框内为引用,其他为笔者的思考):

游戏媒体的定位

游戏媒体的定位是什么? 在过去,游戏媒体是玩家的代言人,因为
游戏媒体采用以向玩家贩卖杂志为主,以刊登游戏广告为辅的盈利模式。
notion image
在这种盈利模式下,游戏媒体身负帮玩家筛选好游戏的重任,也非常重视自己在玩家中的口碑。因为如果错判了游戏品质,失去了公信力,玩家就不会再购买杂志了。
尤其是中文主机游戏媒体不像欧美媒体有大量的广告收入,就更重视自己的口碑。
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玩家更倾向于从网络寻找免费的游戏评测,杂志销量锐减,游戏媒体的定位也发生变化。
游戏媒体从玩家的代言人逐渐转向游戏公司的公关人。
《魔兽世界开发日记》中这样记载:
在游戏行业工作期间,我目睹了游戏记者、开发商和发行商之间存在的某种可疑的关系。杂志和网站很少给出负面评论,怕被记仇。 而记者们更多是以公关的身份出现,有开发经验的人很少,所以刁钻的问题很容易被游戏公司糊弄过去。 游戏公司和媒体维持这种关系往往是饮鸩止渴,也让玩家无辜受害。如果有人装腔作势,做出不可能实现的承诺,开发者一眼就能看穿。这种情况在网络游戏圈十分常见。
游戏公司与媒体以“公关”为主的关系,导致媒体往往处于生产公信力(发掘好游戏)和消耗公信力(收费公关)的循环中。
去年TGA把奖颁给小机器人,在许多玩家眼中就是一种公信力的春种秋收循环。
notion image

游戏媒体的监督职能

媒体,本来在社会舆论中应该担负起监督职能。
在纸媒时代,杂志和报纸以从读者身上获取收入为主,而发行量也是其与大型团体谈判的筹码。
但是由于网络媒体的崛起,用户更倾向于从网上获取免费的信息,媒体也将自己的身份从大众代言人转向企业公关人。
而玩家,也从用户变成了商品。
这些玩家中,也有游戏投资人。
游戏投资人自以为是猎人,从优质的媒体信息中,发掘到了好游戏;实际上,游戏投资人是猎物,被媒体信息发布的诱饵锁捕获,成为了空手套白狼的目标。
notion image
在“公关为主”的媒体环境下,游戏投资者自己无法准确判断游戏品质,依赖媒体的判断,热钱往往流向了说大话的骗子而不是踏实做游戏的制作人。 更糟糕的是,骗子花光投资人的钱,又把失败归结于诸如“二次元已经不流行了”的周期论,断掉后来人的活路。
notion image
《魔兽世界开发日记》这样写道:
很多公司夸下海口,承诺一堆不可能做到的东西,开发二组的成员们大翻白眼,对此扼腕叹息。缺乏新闻报道的监督与批判,让电脑游戏开发这趟浑水变得更加复杂——投资者无法评估自己的投资是否值得。 许多大型多人在线游戏倒闭的原因也在于此,在资金烧完之前,投资者并没有什么办法来判断开发商是不是在空手套白狼。 即使投资者是发行商或其他游戏公司(这并不少见),也只有最严格的审查才能揭穿骗投资的把戏。这和电影业很像,只有在片子杀青后,拍烂的地方才会暴露出来。 无良开发商经常欺骗媒体,让他们闭着眼睛大吹特吹。这些文章会引诱投资者继续烧钱支持没有前途的项目,而一旦失败,项目总是能找到资金不足、没有预见到困难,甚至是竟品太强之类的理由。
有趣的是,近几年的大投资暴死游戏复盘中,资金不足、没有预见到困难,竟品太强的理由都出现了。

以你的钱,追我的梦

游戏圈对开发者的宽容,和对“资本家”的仇视,给一些骗子挥霍投资人的钱创造了良好的借口。
当笔者指出无计划的开放世界项目存在巨大风险,有不少玩家从“有钱就该追梦”,没有考虑到项目失败对团队的伤害。
曾经有位游戏圈名人说,他毕业后也想去单机游戏公司工作,但是考虑到收入最后选择了网游公司。
你是这么想的,投资人也是这么想的,不要用别人的钱为你的梦想买单。
更何况,一旦项目失败,受伤害的不仅有投入巨资的投资人,也有基层被“N+1”的打工人。
只有那些中间的管理层,一边拿钱到手软,一边用“管理过大型团队经历游戏从开发到上线”的经验,继续到下一个团队祸害。
如果游戏从业者简单以劳资关系认为“投资人就该花钱帮团队追梦”,认为项目失败是“投资人投的钱还不够多”,就无法认清真正的罪魁祸首是那些夸下海口不负责任的管理层。
《魔兽世界开发日记》也指出了不负责任的工作室的罪责。
而媒体总是喜欢把发行商描绘成坏人。他们喜欢报道工作室倒闭、员工受虐待和高管的肆意妄为,却很少提及不负责任的工作室欺骗投资者的罪责。 可悲的是,网络游戏泡沫在炒作之下疯狂膨胀人傻钱多,每个人都想复制《无尽的任务》的成功,从而大捞一笔。开发者深知开发大型多人在线游戏的风险很高,但管理者们雄心勃勃又目光短浅,只知道大笔一挥让项目上马。

结语

从《魔兽世界开发日记》这段文字来看,游戏圈的套路从未发生过改变。过去游戏投资者被无良开发商空手套白狼,如今也一样。
很多投资人并不了解游戏,而是把希望寄托于拥有“大厂”、“战略咨询”、“高管”标签的人身上,希望他们为自己带来一个完美无缺举世无双震惊世界的跨时代好游戏。
你做梦呢?
上一篇
《刺客信条:影》数据的文字游戏
下一篇
Switch 2护航大作真的没有《塞尔达传说》么?

评论
Loading...